配资官网平台 金山区“银发圆桌”汇聚民智:让养老服务从“有保障”迈向“有温度”
如何让养老服务更有质量、更有温度?作为金山区“十五五”规划主题征集系列活动,7月22日,一场以“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为主题的市民圆桌会在金山区石化街道举行。老年居民代表、养老机构负责人、企业代表及青年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同为金山区的为老服务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现场,区发改委和民政局勾勒出金山“十五五”规划中的为老服务蓝图:目前金山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已达38.9%。面对汹涌的“银发浪潮”,未来,金山将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扶持培育更多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的市场主体,激发老年群体的消费潜力,让老年人更好地安享晚年。
在圆桌会的核心环节——“市民声音”活动中,来自石化街道山鑫阳光城的居民胡阿姨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们社区不少老人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凸显,尤其是老年食堂资源短缺。”她建议增加老年食堂数量,并探索发动外卖小哥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让更多老人得到切实帮助。这一建议引发了现场共鸣,区民政局负责人当场回应,表示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研究更具包容性的助餐政策。
老有所乐,精彩生活为热议焦点。石化四村的党员刘师傅提出,许多企业闲置的智能设备可以整合利用,比如开放智能手环后台供老人健康监测,或利用闲置摄像头实现远程看护。“科技不该是年轻人的专利,要让老人也能享受便利。”他的建议得到了区经委的积极回应,未来将探索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推动科技适老化改造。而在东泉居民高阿姨看来,社区闲置的少儿活动场所完全可以转型为老年教育点。“现在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如果能改造场地、引进课程,既能盘活资源,又能满足老人学习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石化街道“石话实说”品牌同样成为汇聚民意的桥梁。紫卫居民区的李阿姨通过该平台提出的紫卫居民区与蒙山市场共享停车位建议,目前街道正在积极推进过程中。而七村居民蒋师傅关于开设防诈骗课程的提议,也通过这一渠道得到快速反馈。“我们不仅要让老人说话,更要让建议落地”,石化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伟介绍,该品牌已形成“收集-研判-转化-反馈”的闭环机制,今年共收到353条建议,转化97条,其中有15条直接推动了为老服务改进。
当天共收集“养老提质,服务升级”“智慧伴老,科技赋能”等五大类共26条建议。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陆引娟表示:今天的建议有温度、有深度,要让“纸上规划”变成老人看得见的幸福。此次圆桌会同步开通线上建议征集通道,未来一个月内,市民仍可通过“随申办”等平台提交意见。金山区将认真梳理、深入研究、积极采纳这些建议,将其转化为推动金山区银发经济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
恒瑞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